【雜物罕症】你可能已經患有「囤積症」
普遍的人也是喜歡把很多東西收藏到認為安全的地方,例如抽屜、雜物間等…其實,你有沒有想過這個行為是「收藏家」還是「囤積者」? 如果你符合以下部分條件,可能你已經患有「囤積症」。
什麼是囤積者
簡單來說,兩者最大的分別是收藏回來的東西會否影響你生活,例如家居變得更大壓迫感。因為對於「囤積者」來說,收集回來雜物會有以下特點:
- 大部分是單件物件,沒有任何組合
- 物件是沒有關連性
- 物件沒有被委善擺放
不同囤積者的行為
拾荒者
他們會把很多免費東西也撿回家,例如地鐵免費報紙,快餐店餐具,宣傳扇等。而且數量愈多愈好,因為他們會認為也許未來會有用途,所以先放在家裡。
購物狂
他們會不斷消費在不同的東西上,但不會理會自己的負擔能力或考慮家居是否有足夠位置。因為他們會認為,購物可以令自己負面的情緒帶走,擁有更多東西,就獲得更多滿足感。
囤積者的難處
其實,囤積者會附加感情在東西上。因此,對於他們來說,最難處理的問題不單是「清理雜物」,而是對物品「感情的離別」。因為清理雜物的過程中,要他們放棄很多東西,會使你們感到焦慮,認為人生將會失去了很多值得保留的東西。因此,他們會不斷回避問題,最後令家中愈來愈多雜物,生活質素也漸漸下降。
解決囤積症的方法
患有囤積症的人需要的是別人的關懷,我們不應該用命令式要求他們清理雜物,多嘗試著從他們的角度出發,了解他們的想法,令大家達成共同目標。其實,國外已經發展出可以解決嚴重囤積症的心理治療方法,甚至已經出現相關的藥物。
如果你認為身邊也有囤積症症狀的人,不妨嘗試主動去與他們溝通,了解他們的想法,避免他們患有的「囤積症」更嚴重。
家中東西何去何從?
解決囤積症問題後,家中剩餘沒有掉走,而少用的東西,可以孝慮使用上門儲存服務- Spacebox隨存屋,把它們放入「上門迷你箱」。只要你填寫簡單個人資料後並建立帳號,就可以預約時間要求專人送上「迷你箱」到你府上。當你把東西放入迷你箱後,就會由專人幫你搬回倉庫。
只要現在成為Spacebox隨存屋新客戶,並使用6個月或以上的儲存服務,除了有「首月免費」優惠,每2個月更會有一次免費運輸,而當中的月費已經包括免費保障(1個箱最多$2,000)。
(圖片來源:mplus, abc news)